目 录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八里桥文化活动中心的北京阿南达蒙医医院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首家二甲蒙医综合医院。始建于2018年2月,占地约13.6亩,总建筑面积12589㎡(地上2层、局部3层)。医院设有医护区、蒙医药研究院、蒙医药博物馆、行政区、制剂中心、后勤区、辅助设施区、国际医疗服务交流区、顶楼空中花园休息区等。同时建有移动蒙古包,让患者沉浸式体验蒙族文化。医院设有床位130余张、临床科室18个、功能科室13个、全院工作人员约130名,专业人员120名(特需专家及中高层管理人员30名),辅助工作人员10名。医院主要以蒙医药传统治疗方法为主;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康复养生的业务为辅进行运营。
2.1.3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愈发重要
截至目前,全市没有一家蒙医医院。
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2.31岁,比“十二五”末的81.95岁增加0.36岁,孕产妇死亡率4.12/10万,婴儿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3%,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2%;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十四五”时期,全市老年人口将增长100万人,增速将明显超过“十三五”时期,2025年将达到500万人,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
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北京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常见慢性病的发病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应疾病的发病水平十分接近,其中年轻男性已成为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首都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疏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等任务。每千常住人口实有床位数从2015年的5.18张上升到2020年的5.90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81.95岁提高到2020年的82.43岁,2020年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34/10万和1.98‰,较2015年的7.16/10万、2.42‰分别下降39.4%、18.2%。
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使用率为73.2%(实有床位使用率80.7%)。其中,医院编制床位使用率为77.0%(实有床位使用82.6%)。2019 年,全市各级各类中医医院编制床位共 29317 张,占全市 21.8%,实有床位数共计 25519 张,占全市 20.1%。2019年,北京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1340家,其中医疗机构11187家。北京市745家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236家,民营医院509家。2019 年,北京全市共有 224 家中医类医院,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占全市10.9%。公立 51家,民营 173 家;中医医院 177 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44 家,民族医院 3 家。
2019年,北京市中医医院医师日均担负11.5个门诊人次。医师日均负担0.9个住院床日。全市各类医疗机构中医门诊服务总人次6119万。中医类医院出院总人次498万人次。
其中,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达3961.1万人次,三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服务总人次达532万。
2019年,全市中医类医院患者门诊次均费用525.2元,住院病人例均医疗费用20669.3元。
随着北京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老龄化加速,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逐年加大。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7.5%、就诊人次为340.4 万人次。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北京市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