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现代核桃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项目案例_睿诚产业研究院

清水县现代核桃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 总论

1.1项目简介

1.1.1项目名称

清水县现代核桃产业园项目

1.1.2建设单位

1.1.3建设地点

1.1.4项目性质

1.2项目的编制原则、依据和内容

1.2.1编制原则

1.2.2编制依据

1.2.3编制内容

1.3建设内容与规模

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项目综合评价

二 、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2.1建设背景

2.1.1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支持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6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平台载体。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种养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现代要素集聚,“生产+加工+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9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通知》明确提出,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中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动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2.1.2清水县拥有丰富和优质的核桃林资源

清水县共有核桃42万亩,挂果面积核桃12万亩。2020年全县核桃干果产量4.6万吨,核桃产值3.7亿元。我县已建成了6个万亩核桃乡镇,47个核桃专业化村,创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园4个。重视“三品一标”认证,打造果品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全县核桃主打“清水核桃”品牌。我县的核桃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展销会上多次获奖,1997年在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博览会上,清水薄皮核桃荣获金奖;2007年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上,清水薄皮核桃荣获银奖;2009年清水核桃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地质量认证,同年,清水薄皮1号核桃产品荣获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优秀奖;2011年我县选送的核桃产品在第二届中国·浙江义乌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全国优质农产品奖;2012年注册了“清水核桃”域名品牌;2014年,“清水核桃”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五大果品品牌之一;2017年清水核桃产品在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获优质农产品奖和消费者放心产品奖;“清水核桃”成为了清水唯一的在册全市果品品牌;2019年清水核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清水核桃已经遍布清水县所有的村组农户,山头地块。清水县始终坚持将核桃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培育,核桃产业逐渐成长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清水核桃已成为天水市核桃的代表。

2.1.3清水核桃产业发展受限亟需破局之道

清水县始终把核桃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标准化和绿色化生产水平。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核桃产业集群,核桃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围绕核桃产业已形成生产、加工、科研等主体聚集的集群发展态势,已构建起涵盖核桃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完整产业链,已具备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条件。

目前,清水核桃产业发展已到瓶颈期,目前存在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品种杂乱质量不高,外销不畅加工滞后等诸多问题。全县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理念,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更新换代品种、落实管理措施、通畅营销渠道、创建特色品牌等方式以破解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问题。清水县委、县政府抓住政策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科学谋划产业园发展。

2.2必要性分析

2.2.1有利于带动甘肃省核桃产业转型升级

2.2.2有利于为西北干旱地区绿色兴农做出示范

2.2.3有利于为全国产业扶贫提供实践经验

2.2.4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

2.3可行性分析

2.3.1政策可行性

2.3.2市场可行性

2.3.3技术可行性

2.3.4经济可行性

三、 市场分析

3.1核桃市场分析

国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发达的物流网络也进一步促进了跨地区的核桃消费量,2017年,中国消费350.8万吨核桃,约占全球的48%,是全球核桃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比1995年21.42万吨增长4.88倍,年均增长22.2%。2019年,国内核桃表观销量达到383.7万吨,连续多年处于上升的态势。预计2022年中国核桃行业市场表观销量将达到427.1万吨。国内核桃人均年消费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1995年的0.17kg到2016年的1.8kg,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4%,而同期世界核桃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5.8%。在消费人群上,公民对健康的认知连续不断增强,核桃在消费终端的各细分市场稳步扩张,尤其受到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有小孩的家庭的青睐。

3.1.1消费总量增加,中产阶级家庭尤其青睐

3.1.2加工日益精细化,线上贸易蓬勃发展

2017年,我国核桃加工量131.4万吨,主要分为初加工与深加工,初加工如核桃的干制,深加工包括核桃油的压榨、核桃蛋白粉的制备、以核桃仁为原料生产休闲食品、以核桃青皮、壳等为原料生产加工日化产品等。据《中国林业年鉴》数据,2017年,从事核桃储藏加工的企业超过1000个,占全国储藏加工企业数量的3.52%,年产值千万以上的企业有221个。按照2017年核桃总产量为350.62万吨计算,深加工比例约为37.5%。在贸易流通方面,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新兴渠道快速增长,为以核桃为首的坚果品类提供更广泛的终端消费者触达。2016年到2020年5年间,坚果行业的线上销售份额从10.5%增长至25.5%,电商正在成为引领休闲零食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3.1.3核桃出口量在近年出现明显增长

3.1.4市场价格近年下跌,但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3.2核桃加工制品市场分析

3.2.1植物蛋白饮料因天然、健康的产品属性受到消费者青睐

3.2.2 核桃油由于储存技术和产业化技术的发展,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3.2.3坚果休闲类零食占比位居国内休闲零食销售份额第二

3.2.4中国植物蛋白饮料需求潜力大,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回暖

3.3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市场分析

3.3.1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等主题游持续升温

3.3.2乡村旅游接待量将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3.3国家要求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先行区

4、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2区位交通

4.3自然资源情况

4.3.1自然地理资源

4.3.2水资源和水利状况

4.4当地产业基础

4.5产业园基础设施

五、建设内容

5.1建设目标

5.2功能定位

5.3核桃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

5.3.1项目定位

5.3.2建设规模

5.3.3主要建设内容

5.3.4技术方案

5.4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5.4.1项目定位

5.4.2建设内容

5.4.3产品方案

5.4.4生产规模

5.4.5工艺流程

5.4.6主要设备方案

5.5核桃休闲观光园

5.5.1项目定位

5.5.1建设规模

5.5.2建设内容

5.6仓储物流交易中心

5.6.1项目定位

5.6.2建设规模

6.6.3建设内容

5.7科技研发中心

5.7.1项目定位

5.7.2建设规模

5.7.3建设内容

六、基地主要功能区建设方案

6.1 基地工程建设

6.1.1 设计依据

6.1.2 主要建构筑物及景观工程造价

6.2 辅助配套设施

6.2.1 规划原则

6.2.2 设施内容

6.2.3 竖向设计规划

6.2.4 电力工程规划

6.2.5 电信工程规划

6.2.6 给排水规划

6.2.7 雨水工程规划

七、项目节能方案

7.1 基地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7.1.1 合理用能标准

7.1.2 节能设计规范

7.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7.2.1 能源消耗种类

7.2.2 能源消耗分析

7.3 基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7.4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7.4.1 配套设施节能

7.4.2 建筑节能

8.4.3 空调节能

8.4.4 给水、排水节能措施

8.4.5 电气节能

8.4.6 给排水节能

8.4.7 节能管理制度

8.5 节水措施

八、环境保护方案

8.1 基地环保设计依据及原则

8.1.1 环保设计依据

8.1.2 环保设计原则

8.2 基地建设地环境条件

8.2.1 大气环境

8.2.2 声环境质量

8.2.3 水环境质量

8.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8.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8.3.2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8.4 项目环保措施方案建议

8.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8.5 环境管理措施

8.6 地质灾害影响

8.7 特殊环境影响

九、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9.1 总则

9.1.1 设计目的、基本原则

9.1.2 主要依据文件

9.2职业安全卫生

9.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9.2.2 劳动安全

9.2.3 职业卫生

9.3消防

9.3.1 设计依据

9.3.2 消防措施

9.3.3 火灾报警系统

9.3.4 灭火系统

9.3.5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9.3.6 消防知识教育

十、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 项目组织架构

10.2 人力资源配置

10.3 人员招聘

10.4 人员培训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1.1 编制原则

11.2 实施进度安排

11.3 工期保障措施

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2.1.1 投资估算依据

12.1.2 项目投资估算说明

12.1.3 项目固定投资估算

12.1.4 流动资金估算

12.1.5项目总投资

12.2 资金来源与筹措

十三、财务评价

13.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3.1.1 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13.1.2 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13.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3.2.1 生产辅料成本

13.2.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3.2.3 折旧及摊销

13.2.4 总成本费用

13.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营业税估算

13.3.1销售收入

13.3.2 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13.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13.5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估算

13.6敏感性分析

13.7项目财务评价

十四、效益分析

14.1 经济效益

14.2社会效益

14.3生态效益

十五、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

15.1 资金风险及防范

15.2 工期风险及防范

15.2.1 工期风险

15.2.2 工程质量风险及防范

15.2.3 经营风险及防范

十六、 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 

在线咨询
029-8912633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