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项目名称:中国东部沿海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址:江苏省泰州市罡杨镇通泰路
2.1.1 中国东部沿海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面临政策全面支持的黄金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成为全国人民发展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指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为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物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规划》还从加强协调、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增加投入、鼓励创新、培养人才以及完善法规与监督等七个方面指出了冷链物流保障措施实施方向。
为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江苏省经济快速协调有序发展,省政府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以交通运输业为基础,依托机场、港口和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同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立足各类交通枢纽,构建快速便捷、货畅其流的集疏运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和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的动力仍十分强劲,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阶段的重要机遇期,泰州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泰州市发展现状,制定了《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2013-2025)》,指出,“要以铁路货运站和内河水运码头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企业为依托,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物流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方向,构筑以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集散为主的物流基地,建设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2.1.2 区域农副产品辐射区域广泛,相关产品流通需求巨大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通道全面覆盖主要产业聚合轴和城镇发展带,100%行政村实现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实现县县通高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覆盖重点中心镇、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主要交通节点,为加快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交通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泰州泰州为苏中门户,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优越的区位优势,凸显泰州承南启北交通枢纽重要地位。新长、宁启铁路,京沪、盐靖、启扬高速公路纵横全境。泰州火车站6条黄金始发线路通往全国60多个主要城市。
泰州处于上海3小时都市经济圈内,南京2小时都市经济圈内,距离连云港3小时,基于周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泰州市将有望对上海市及全江苏省的农副产品需求将形成有力支撑。
2012年,上海及江苏省的城镇居民家庭全年用在食品上的现金消费共计5279.09亿元,除去外出用餐消费,其他农副产品消费前四位分别为:肉禽及制品(946.69亿元,整体占比17.93%)、蔬菜类(483.75亿元,整体占比9.16%)、水产品类(477.42亿元,整体占比9.04%)、干鲜瓜果类(409.82亿元,整体占比7.76%)。其中,肉禽消费总量约175.60万吨,蔬菜类消费总量约742.65万吨,鲜瓜果消费总量约395.49万吨。
近年来,泰州市农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12年作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泰州市农业快速发展,总产值322.1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全年肉类产量25.8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11.65万吨,增长5.5%;牛奶产量4.23万吨,增长9.6%;水产品产量35.9万吨,增长4.2%。
基于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泰州市可为上海及江苏全省的农副产品需求提供支持,并带来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
近年来,泰州市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农业整体发展迅速,2008—2012年,全市农业增加值从109亿元增至191.75亿元,年复合增速15.17%;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从266.89万吨增至363.76万吨,年复合增速8.05%。
其中,各主要农产品的占比没有太大变化,从产量来看,2012年,排名前三位的主要农产品分别为蔬菜(271.86万吨,整体占比约74.74%)、水产(35.91万吨,整体占比约9.87%)以及肉类(25.80万吨,整体占比约7.09%)。
从泰州市各农产品在江苏省的产量占比来看,主要农产品整体产量约占江苏省的5.67%;肉类、禽蛋、瓜果、水产、蔬菜以及奶产品产量分别占江苏省的6.51%、5.91%、5.09%、7.27%、5.45%以及6.90%,为江苏省主要农产品产区之一。
综上,泰州市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可观,增势稳健,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未来,区域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拓展农产品产业链,深入落实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为相关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江苏省具备较好的冷链物流基础,不仅在集中了一批现代化的冷冻仓储企业,冷链物流所需的设备制造知名企业,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运输渠道也较为健全。同时,地产的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也亟须通过冷链物流进入更大、更远的市场。
但包括泰州市在内,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整体设施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蔬菜类的冷链物流率只有不到10%,而发达国家已达90%;水产品国内约20%,而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行业中规模企业较少,年营业额多数仅为几千万元,极少上亿元。
同时,泰州市冷链物流行业具有以下特点:容量供需缺口严重,按冷库行业年周转4~5次计算,泰州地区2012年需冷库容量113.95万吨,目前区域公用冷库45.8万吨,冷库缺口约68.15万吨;冷库设施陈旧,市区内现存冷库,多为20世纪80、90年代兴建,工艺比较落后,操作方法简单,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清,不能实现计算机货位管理。信息系统严重滞后,客户远程查询等服务有待完善,不能实现系统控制管理;经营业态过于传统单一,市区内尚无将全程物流服务与冷库功能结合的模式,现有生产企业物流采购模式过于传统,产业链拓展不够完整。
冷链物流行业规模化、高效化、信息化发展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2.2.1 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农村建设的需要
3.2.1 江苏及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支撑冷链物流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3.2.2 消费者食品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冷藏食品消费量快速上升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