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项目名称:安康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置特许经营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服务范围:安康市中心城区
占地面积:16666.67m2
总建筑面积:5200m2
建设周期:3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以此为指引,安康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制定印发了《安康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符合安康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实现中心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3年制定《安康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标更为具体,明确2023年底各县(市、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中心城区实现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居住小区覆盖率达90%以上,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到2024年底,各县(市、区)城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三中心一基地”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厨余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基本满足需要,高新区全面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形成示范效应引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底,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和标准体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1)缺乏分类意识:部分居民对厨余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没有意识到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分类投放混乱:居民在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时,存在投放不准确、混杂其他垃圾的情况,将厨余垃圾与其他类型的垃圾混在一起投放,或将包装袋等非厨余垃圾一同投放至厨余垃圾容器中。
(3)缺乏指导和宣传:相关有关部门在居民厨余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和指导可能不够到位。居民可能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规范,不知道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厨余垃圾。
(4)缺乏监督和执法力度:对于居民分类投放厨余垃圾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可能不够强化,导致一些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对分类规定持漠视态度。
2022年安康中心城区、高新区、恒口示范区厨余垃圾产生量2.08万吨,占生活垃圾的7.93%。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为综合处置,利用量为0.4649万吨,利用率为22%。而《“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安康中心厨余垃圾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数据,2022年安康市中心城区的餐厨垃圾产生量为2.08万吨/年,即平均每天约56.99吨,目前也已建设安康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服务中心可将厨余垃圾分类出来,预计到2025年厨余垃圾产生总量达110.38吨/日。而现有安康市中心城区的两家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合计可收运处理22.5吨/日,厨余垃圾处理需求远超过现有处理能力。
一是厨余垃圾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垃圾清运及处理的协同机制不顺畅。二是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建立非居民厨余垃圾排放登记台账和联单制度,并实现收集、运输、处理联单管理。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