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和谐美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但是,要使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寻找有效的路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

01.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0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03.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0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05.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06.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07.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08.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09. 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五个振兴

产业振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生态振兴:活化乡村管理机制,实现“党建产业、村民、村务”多维统一

文化振兴: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1号文件提出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每个阶段需要达成的效果。

三步走步走政策形成

政策形成2020

基本实现2035

全面实现2050

振兴路径

0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创新是多村振兴的引擎和动力源。深化乡村改革,重点是提高“土地”这一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市场活力,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市场格局,放活经营权,使土地成为农村、农民最活跃、回报丰厚的要素,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壮大多村集体经济。

0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在工业革命4.0的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喷灌技术等注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03. 注入先进文化

文化是多村振兴之魂,山川秀美的多村注入先进文化才能显现出精气神没有文化的乡村注定会死气沉沉。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4.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衰败的乡村烘托不出繁荣的城市。乡村不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只是一句空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首先要去除市民与农民的身份差异,摆脱束缚在农民身上的种种枷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上学、就业、就医、养老和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05. 建立现代治理体系

多村振兴必须有现代化的多村治理体系作保证。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碎片化、能人化、家族化,法治意识淡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远远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导致治理效率较差。

06. 聚焦提升类村庄

聚焦提升类村庄是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这类村庄,要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从产业、生态、人居环境等多方面实现村庄的振兴发展。

07. 拆迁搬并类村庄

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08. 特色保护类村庄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能力,为城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09. 城郊融合类村庄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类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核心驱动力

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全面详实地提出各项目标方针及措施。

02. 以 “文化复耕”的科学方法驱动乡村文化的自觉与经济活跃,乡村振兴既是乡土中国的本质回归,也是现代化条件下乡土中国的超越。

0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

0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振兴目标

振兴目标

投资热点

  • 民宿营地
  • 古村古镇
  • 旅游名村
  • 现代农业产业园
  • 养老养生
  • 田园综合体
  • 农业科技园
  • 文化创意
  • 生态休闲
  • 美丽乡村

睿诚八大优势

知名企业 优势展示

  • 高审批率

    98%

    政府审批率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战略规划、项目策划项目申请报告等报告的编写经验,98%以上的政府审批率。

  • 数据优势

    3000

    数据洞察,发现产业趋势

    建立了专业的信息采集渠道和丰富的数据、案例储备;

    园区大数据:1000+园区数据;

    政策大数据:全国34个省全收录,500w+数据;

  • 团队优势

    400+

    打造“国家特聘专家+专业研究团队”模式

    专职咨询团队由具备多年产业研究与实地调研经验的产业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与专业类硕士与博士组成。

    公司拥有100多人咨询精英团队,其中专职咨询顾问近60人,博导、教授2名,博士8位,以及特邀外脑多人。

  • 行研优势

    10000+

    细分产业研究

    近15年的近万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战略规划、项目策划项目申请报告等报告的编写经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战略规划

  • 实战优势

    10

    全球服务超10万+客户单位。

    10W+客户行业报告选择

    承接1200+政府项目

    实操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000+

    服务产业园区800+

  • 品质服务优势

    10

    持续深耕,创新发展

    服务专业化:始终坚持在产业研究、产业咨询领域;

    服务流程化:10年来不断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形成从产业数据到产业媒体的全流程产业服务模式;

    服务工具化:所有咨询研究项目的进行都模块化分解,通过平台化进行管理与考核。

  • 国家级权威单位认可

    32

    甲级资质覆盖32个行业

    拥有国内全行业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 创新研究优势

    100+

    科技成果

    细分产业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性,睿诚咨询通过15年的摸索与积累,形成了一套独有的GSPV产业研究流程方法。

    GSPV产业研究流程方法

    财务评价模型方法

    细分市场调差方案方法

服务客户

企业客户

睿诚服务流程

业务覆盖

Copyright © 1998-2023 陕西睿诚群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029-89126333 ICP备案:陕ICP备2023008738号 

在线咨询
029-89126333
顶部